来源:雪球App,作者: 鑫鑫-投资,(https://xueqiu.com/2524803655/216386664)
华为1987年做代理商起家,到1997年开始自主研发,再到如今向全球提供ICT(信息与通信)和智能终端,成为涵盖移动设备、5G通信基站、智能车等多方业务的国际巨头,真正体现了其名“中华有为”。
2018年来华为首当其冲受美国制/裁,依然努力突破技术封锁。作为一家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华为并没有上市,但华为的体量近万亿,A股中与华为合作的公司数量众多,因此能如特斯拉、苹果等通过产业链集群效应来推动中国科技企业的进步。伴随华为强势崛起,会产生大量的优秀制造公司,以及国产替代的机会。为给投资者寻找更多机会,本文梳理了华为产业链,重点研究华为供应链的A股企业和少数国产潜力股(文末附表)。
本文从五条产业方向来分析华为产业链的核心:通信技术、消费电子、车联网、云计算、安防。
一、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华为的立根之本,华为也是世界通信设备行业的No.1。移动设备、车联网、云计算等皆基于5G技术的发展而实现的突破。这是一个科技含量极高的领域,进入5G时代,全球竞争格局演变为华为、爱立信、诺基亚和中兴四足鼎立(下图)。
华为通过5G技术的超越,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先者(上图)。我国5G基站数量占全球近70%,中国5G产业链的发展将伴随华为的发展共同前进。其中核心供应商受益最大,上游核心芯片和器件仍严重依赖国外厂商,国内企业则在主设备和运营商网络规模上占优。
目前在光通信领域高速光模块-光电芯片,基站射频/滤波器/PCB/天线等领域存在国产化替代机会。
① 光模块/光电芯片:
由光芯片和组件组成光器件,进而封装形成光模块,用于光传输设备,最终服务于下游设备商。光通信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光-电、电-光的转换,产业链的核心在光芯片。
光通信领域越上游,核心价值越高,上游的芯片工艺决定了整个光模块的性能,尤其是高端芯片,而高端器件中芯片的成本高达70%。国内高端产品(25G以上)绝大多数完全依赖进口,国内能研发25G以上芯片的公司只有三家:光迅科技、华为海思、海信宽带(未上市)。 中端产品中,目前我国10G的光芯片国产化率相对较高,接近50%,能够实现量产的公司主要有:光迅科技、中际旭创、华工科技、海信宽带;
中际旭创:注重下游高端光模块生产,具有最全的400G光模块生产线,规模出货能力强,受益5G最明显,短期优势最强,上游芯片未布局;客户包括北美前三大数据中心企业、华为、中兴等
光迅科技:全产业链布局,偏上游高端芯片研发,研发进度最快,是国内最有希望突破国产替代瓶颈的龙头公司
华工科技:华工正源为其子公司,上游芯片只有中低端产品,下游还未能量产
② PCB/覆铜板:
覆铜板是链接电子元件、器件和线路的基材,制成PCB后应用广泛(下图)。从4G到5G,高频高速的需求带动全市场规模提升20%-30%,过去海外厂商罗杰斯独占九成,如今定制化需求发展强势,国产迎来机会。PCB:深南电路、沪电股份;覆铜板:生益科技、华正新材。
生益科技:主营覆铜板是PCB上游核心原材料,占原材料成本比重44%。覆铜板全球产值130亿美元,国内产值近80亿美元,罗杰斯产能跟不上,生益科技承接海外订单,如今全球占比12%
华正新材:全球占比仅1%,生益科技、华正新材的高速高频板目前占比较低,整体毛利率相比罗杰斯仅一半(下图),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深南电路:主营高速板,国内PCB龙头
沪电股份:主营高频板,华为是公司PCB板的下游客户
③ 基站滤波器:
滤波器是射频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近60%,帮助基站选频。5G基站的天线通道数大幅增长,每一通道都需要对应的滤波器来处理信号频率,滤波器的需求量激增。滤波器技术门槛较高,市场前景可观,全球主要有两种滤波器,华为选用陶瓷介质滤波器(下图)。
东山精密:主营PCB,但子公司艾福电子凭5G介质滤波器成功打入华为供应链,同时还为华为代工基站天线
春兴精工:主要为华为提供滤波器、双工器、合路器等5G产品
风华高科:滤波器上游材料陶瓷粉体的主要供应商,电阻/电容供应华为
④ 基站天线:
天线是负责信号发射、接收的关卡,终端与基站都需要天线,天线性能的好坏是通信质量的核心,华为是全球5G天线龙头,自主+代工模式。天线产业链的上游是射频芯片、滤波器、PCB和天线振子(上图),中游天线生产商整合组装。
因此除开几个核心零部件,基站天线5G供应链主要分三部分:
天线振子:飞荣达华为代工生产商:立讯精密、东山精密传统天线生产商:京信通信、通宇通讯
飞荣达:塑料振子龙头,振子是基站天线中直接发射信号的关键部分,5G时代传统金属材料将被塑料所取代,飞荣达是华为主要供应商,硕贝德供应中兴
通宇通讯、京信通信:5G天线双龙头,华为天线和微波器件供应商
⑤ 环形器/隔离器:
环形器可以将进入其任一端口的入射电磁波按照由静偏磁场确定的方向和顺序传入下一个端口,基站端每一路天线均对应环形器,在环形器的一个端口连接终端电阻,即为隔离器。
天和防务:主营军工,民用方面收购华扬通信和彼奥,介入射频和微波行业,是国内环形器龙头
⑥ 光纤线缆
我国光纤光缆企业规模具有全球竞争力,且掌握光纤预制棒等上游核心技术,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中航光电、烽火通信等这些企业仍将在华为相关采购中处于主导地位。
⑦ FPGA/ADC芯片:
FPGA即可编程逻辑器件,是半定制化、可编程的集成电路,因此FPGA素有“万能芯片”美誉。对比CPU、GPU等固化通用芯片,FPGA并行计算效率更高、计算速度更快,功耗和延时更低。我国对FPGA的应用需求在增长,但进入时间较短玩家少(下图),时至今日,国产厂商在全球FPGA中依然排不上号。
紫光国微:子公司紫光同创有10余年可编程逻辑器件研发经验,是中国安全FPGA龙头厂商,高性能FPGA已量产商用
ADC/DAC就是模拟数字转换的芯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技术门槛很高,高端芯片完全依赖美国供应商,全球龙头亚德诺占比高达58%。
圣邦股份:国内模拟芯片龙头,产品布局广泛,专注于高性能、高品质模拟集成电路的研发和销售。公司产品覆盖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两大领域,产品性能和品质对标世界一流模拟芯片厂商同类产品,部分关键性能指标有所超越
二、消费电子
华为的消费电子过去是公司最大收入来源,但是出售荣耀后华为的总销量骤降,同时友商的新机iPhone13销量大增,致使2021年华为的营收大幅回落(上图消费电子-49.6%)。
当然除手机外,华为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也广受欢迎。虽然5G终端因受美制裁无芯可用,但是换机需求仍会带动屏幕、电池、摄像头、天线等企业受益,特别是摄像头和屏幕。拍照功能是华为手机发展的重点,折叠屏手机若成为主流,也将带动一波需求。
移动设备不仅仅是硬件,还包括软件,华为的鸿蒙系统上线以来发展迅猛,合作伙伴1900+。
① ODM/EMS:ODM即为客户提供设计、制造代工的服务;EMS即提供经济规模及全球各地的电子专业代工制造服务,总体OEM 闻泰科技:国内ODM龙头厂商,市占率在20%左右,与华勤通讯(未上市)形成ODM双寡头格局,客户包括华为、小米、联想等 比亚迪: 新能源整车龙头,但同时也是华为的电池供应商,手机代工厂 光弘科技:EMS领先厂商,客户包括华为、OPPO、小米等,是华为的核心代工厂 ② 摄像头/模组/CIS: 近年来拍照是主流手机发展的重点,大陆摄像头相关企业成长较快。模组:欧菲光、舜宇光学科技;镜头:舜宇光学科技、中光学、联创电子;CIS:韦尔股份。其中欧菲光份额短期下滑,舜宇光学属港股通,一些小厂商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CIS则是最具科技含量的部分,韦尔股份是龙头。 联创电子:公司手机镜头产品应用于华为、LG;目前在高端纯玻镜头技术方面全球第一,该镜头主要应用于元宇宙AR、VR镜头,是FB的供货商;在无人机领域是大疆供货商;供应华为智能车70%车载镜头 韦尔股份:收购北京豪威和思比科,打造国内CIS图像传感器龙头,世界第三,在高像素手机和车载摄像头两大高速赛道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③电池/电芯: 欣旺达: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不仅用于消费电子领域,在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等新能源领域均进入第二梯队,竞争对手德赛电池 ④ 天线/射频连接器: 与基站的天线和射频原理相同,只不过是安装在终端设备上收发信号。5G手机天线数量相对于4G有翻倍提升,需求增长快。 信维通信:主营射频零部件,是华为手机天线和无线充电模组主力供应商。5G手机带动公司天线业务确定性增长;也是无线充电供应链的全球龙头;通过入股德清华莹介入SAW滤波器 电连技术:目前电连技术的射频连接器及组件在华为手机占比达到50%左右,为其核心供应商,也是5G射频核心标的 硕贝德:智能天线龙头企业,公司是华为产品手机天线的主要供应商 ⑤ 射频芯片: 在无线通信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其中射频芯片负责射频收发、频率合成、功率放大,能够将无线通信基带信号转换成一定的无线电射频信号波形并通过天线谐振发送出去。该领域美日厂商占绝对优势,国内切入尚有时日,华为合作且入股的好达电子去年已提交招股书。 卓胜微:A股射频芯片龙头,但随着好达电子上市,一枝独秀的好日子将结束 三安光电:LED龙头,转型发力集成电路板块,也涉足射频芯片 ⑥ 终端滤波器: 基站滤波器与终端滤波器不同,目前终端市场主流的滤波器是SAW(声表面波)、BAW(体声波),两种均由海外垄断。我国主要布局SAW(下图)。 麦捷科技:国内电感龙头,两年前凭借SAW滤波器加入华为供应链,成功跟上5G时代,在滤波器领域形成了全面布局 ⑦ 面板/连接器类: 京东方A、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等传统的消费电子配件企业,是全球细分领域龙头,积蓄了优秀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在5G时代依然能轻松分得一杯羹。 ⑧ 晶圆代工/封测: 为海思提供芯片制造、封测的企业也将受益于华为加快自主核心零部件替换,如晶圆制造和封测国产化,台积电和中芯国际是主要晶圆代工厂,日月光及长电科技是主要的封测厂。 中芯国际:中芯国际是大陆唯一14nm量产的芯片代工企业,虽然离台积电3nm相差2-3代的技术工艺,但依然是全球第二梯队晶圆代工厂(上图)。目前中芯国际在台积电断供下承接了部分华为的低端芯片订单,2021净利润增140%。 封测:封装是对制造完成的晶圆进行划片电镀等,保护晶圆上的芯片免受损伤;测试是对芯片、电路的功能和性能进行验证。封测龙头是台湾的日月光,大陆三巨头: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 长电科技:大陆半导体封测龙头,全球第三,位于产业链中下游。背靠二股东中芯国际,获得华为的大量内转订单。 ⑨ 鸿蒙系统: 安卓和鸿蒙均源于Linux,但是安卓基于宏内核结构设计,而鸿蒙是基于微内核结构。鸿蒙使用C语言编写,不需要虚拟机这一中间过程,因此运行效率非常高。HarmonyOS出世以来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操作系统,合作伙伴遍布各行各业,其中最密切有二:润和软件、中软国际(港)。 润和软件:几年前曾有过疯狂并购商誉暴雷的黑历史,如今是鸿蒙生态共建者,最核心概念股,但是鸿蒙相关收入占比不足1%,如何建设鸿蒙生态系统更好变现是个问题。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中科创达、诚迈科技等身上 三、车联网 5G+新能源高速发展背景下,华为的车联网应运而生:自动驾驶、车载通信...万物互联正在传统的交通工具上实现。华为的ICT技术与汽车行业正在发生深度的融合,智能汽车市场将是数倍于手机的庞大市场,对华为更具战略意义。 秉持平台+生态战略,华为联合300多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构建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产业链中,与华为公司能力和资源长板互补性强的智能互联上游、智能能源上游和智慧交通供应商将受益最大。 ① 汽车芯片IGBT: 产业链上游,电机驱动部分最核心的元件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决定了电机的工作效率以及直流充电桩的传输效率,占整车成本的7-10%,是除电池之外成本第二高的元件。 斯达半导:IGBT龙头,采用fabeless模式,代工厂为华虹和上海先进 士兰微:车用IGBT,采用IDM模式,工艺水平在国内最领先,供货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等 ② 车联网模组: V2X(Vehicle to X,车联万物),是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产物,汽车是下一个移动互联入口。模组在产业链中游,将识别采集的数据信息传送到下游。 移远通信:模组行业龙头,公司有望保持全球市场份额领先地位。加速布局车载模组,产品方案取得突破 广和通:产业经验深厚,深耕通信模组行业20余年,并形成国内海外双轮驱动。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和应用的推广及其解决方案的应用拓展 ③ 智能座舱:华为自主发布了HarmonyOS智能座舱、4D成像雷达 德赛西威:智能座舱龙头,融合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推出一芯多屏强化人机交互。座舱零部件毫米波雷达、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均是行业前列。 科大讯飞:语音识别龙头,广泛应用于手机、车载音箱、安防设备上 ④ 智能动力: 动力电池:宁德时代、国轩高科 电机:江特电机、比亚迪 ⑤ 联合整车:与华为联合打造子品牌的汽车企业,传统整车蹭上华为就能火。 小康股份:纯正的华为汽车概念股,但合作的电动车赛力斯销量惨淡,又联合推出AITO品牌,搭载鸿蒙系统。作为合作最紧密的车企,小康股份受益匪浅 北汽蓝谷:华为合作推出极狐阿尔法S,搭载华为5G芯片 ⑥ 自动驾驶:华为的自动驾驶部门计划与大众合作,大概率会出售该业务 华为云计算 华为布局云计算较晚,但是五年时间就成功挺进全球前5(前四亚马逊谷歌微软阿里),也是同期增速最快的一线厂商。过去华为的弱势是缺乏海量的数据落地场景,而且设备制造起家,在云计算业务的互联网化运营转型仍需时间;当然优势也很明显,依托在ICT基础设施领域30年的技术积累和投资,公司具备领先的本地化服务、全球化部署能力以及构建完善生态体系的能力。 作为战略重点,华为云持续加大全球数据中心和加速网络的布局。除了自研云安全服务产品外,华为吸收合作伙伴的优秀云安全技术和解决方案,强强联合。看好华为云未来继续增长,提前关注与华为云深度合作优秀厂商将共享成长红利。下为华为推出的云原生2.0全景架构,成功服务于政府企业 产业链重点公司: 用友网络:中国领先的云服务、软件提供商,华为云、鸿蒙系统的合作伙伴 数据港:第三方IDC,是A股中专注提供IDC托管服务的公司,规模尚小但成长迅速,以批发型业务为主,与阿里巴巴合作紧密,世界级龙头万国数据是港股 中国软件:国产操作系统龙头,综合IT服务提供商 启明星辰:网络安全龙头,华为鲲鹏计算平台合作伙伴 中科曙光:军工企业,但是控股的海光信息是国产CPU设计龙头,对标Intel和AMD,龙二中国长城 北京君正:主营微处理器和智能视频芯片,做好记星起家;刚收购了北京矽成介入CPU+存储芯片,顺利切入汽车电子和工业电子市场,与华为产业链有了交集 中际旭创、光迅科技、沪电股份、深南电路;数通光模块、服务器PCB 五、安防 全球安防领域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华为利用自身两大优势,安防芯片(海思全球占比达到 60%)及视频云,积极进军安防产业,目前发展快速,未来将通过千亿研发投入、引爆产业创新,让智能安防与5G跑在一条水平线上。凭借企业云机器视觉,短短5年华为已坐稳了安防老三的位置。传统的安防龙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已受到冲击。 产业链重点公司:科大讯飞、联合光电、海康威视 本文仅供参考,不做荐股,附名单。作者:@Juan1127 $圣邦股份(SZ300661)$ $小康股份(SH601127)$ $士兰微(SH60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