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用文字式表示为:“一千万分之—”或直接写作“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②用数字式表示为:“1/10,000,000”或是“1:10,000,000”。
③用直线式表示为:在地图上画一条直线,并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为了使用方便,地图上的比例尺多用直线式。在直线比例尺上量算距离时,用两脚规(或直尺)量出地图上两地的距离,再与直线比例尺比较,便可读出实地距离。
3. 比例尺大小的辨别
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判断比例尺的大小,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地图比例尺中的分母越大,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比例尺就越小,如1/1000>1/10000。
②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长,比例尺就越小,如若甲图中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乙图中图上l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则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小。
③在数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地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如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世界政区图和中国政区图,世界政区图的比例尺要比中国政区图的比例尺小。
4. 图幅大小与图中表示地理事物内容详略的关系
地图的精度和所表示内容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密切。在图幅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图中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图中表示的内容越简略,精度越低。画一幅范围小、内容详细的地图,一般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5. 地图的缩放
(1)比例尺的缩放
在地图比例尺缩放的计算中,常常遇到“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缩小了)”等问题。比例尺放大到原先的几倍,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就是原比例尺乘以几;比例尺放大了几倍,就是比原先多了几倍。例如,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30000,若将其放大到2倍,则该地图的比例尺就乘以2,即为1:15000;若将其放大2倍,则该地图的比例尺就乘以3,即为1:10000。
(2)图幅的缩放
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而图幅的缩放是面积的缩放。例如,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图幅则放大到原图的4倍。
小伙伴们,地形图是我们平时作业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图纸,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工作所用到的地形图比例也不尽相同。当大家在接触地形图的时候,不知是否思考过:
标准的地形图比例有多少种?
每一种比例的地形图用处何在?
不同比例的地形图有何技术内涵?
本次,我们一起来系统的梳理下地形图比例的专业知识吧
小伙伴们,地形图是我们平时作业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图纸,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工作所用到的地形图比例也不尽相同。当大家在接触地形图的时候,不知是否思考过:
标准的地形图比例有多少种?
每一种比例的地形图用处何在?
不同比例的地形图有何技术内涵?
本次,我们一起来系统的梳理下地形图比例的专业知识吧
1:100万地形图
1:50万地形图
1:25万地形图
1:10万地形图
1:5万地形图
1:2.5万地形图
1:1万地形图
1:5000地形图
1:2000、1:1000、1:500地形图
关键知识点
>我国共十一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10000
中比例尺地形图:1:25000-1:100000
小比例尺地形图:1:250000-1:1000000
>1:1000000地形图投影为:正轴等角圆锥投影
1:25000-1:500000地形图投影为:高斯克吕格,6°分带
1:500-1:10000地形图投影为:高斯克吕格,3°分带
典例剖析: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读图回答1~2题。
1. 图中的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分别是
A. 1:1000和1:50000
B. 1:2000和1:50000
C. 1:5000和1:20000
D. 1:20000和1:5000
2. 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 350米和200米
B. 300米和250米
C. 300米和350米
D. 200米和300米
分析:第1题,根据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和图中提供的信息,图中的垂直比例尺=0.5cm÷100m=1:20000,水平比例尺=1cm÷50m=1:5000。第2题,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A点的绝对(海拔)高度是-50米,B点的绝对(海拔)高度是300米。B点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300米-(-50米)=350米。
答案:1. D 2. C
声明:文章素材来源网络,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Tan-GeographicStudio)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分享点赞和在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阅读原文有更多惊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